演说之禅
《演说之禅:职场必知的幻灯片秘技:第2版NEW》加尔·雷纳德(Garr Reynolds)
幻灯片演说的准备要约束,设计求简约,演示重自然,三者相结合,才会使演说者和观众有清晰明了之感。
同时接收口头语言和书面信息,会增加人们处理信息的难度。当人们在聆听与呈现的图像信息有关的文字内容时,他们是有能力同时处理的。
设计(Design)
在演说的准备阶段,静下心来集中思考所要 演说的话题、目标、关键词以及针对的观众等问题。只有那样才能设计出好点子,然后通过幻灯片表现出来。
讲故事(Story)
融入自己的个性、性格以及经历,再将教学材料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出,令人受益匪浅、印象深刻。
整合(Symphony)
整合是指在演说之前,将我们所有的思维——逻辑、分析、演绎、综合、直觉——调动起来,从而看清周遭的事物(即演说的主题),然后归纳出要点,分清主次。这也是一个对有用与多余信息进行取舍的过程。
移情(Empathy)
移情是一种情感能力,是设身处地去了解他人感受的情感体验。一位具有移情能力的演说者能够根据自己对观众的解读,而对演说做出适当的调整。
幽默(Play)
探寻意义(Meaning)
如何立竿见影
- 1.幻灯片上的内容不应是你叙述要点的重复,而应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每张幻灯片要力求做到可以证实所述内容不仅准确,而且可信。而做到这一点,感情投入是必需的。切记每张幻灯片上不要超过六个词!再复杂的演说也得做到这一点。
- 2.不要使用质量差、低俗的图片。图片要有针对性。
- 3.不要使用渐变、旋转或其他幻灯片切换效果。一切从简。
- 4.为观众准备一份书面文档,上面标好脚注及详细要点,篇幅不限。演说伊始,就告诉他们,演说结束后会将此次演说的 详细文档发给在座各位,因此不必做记录。
新时代,新思考
我们不仅要会读写(那是必不可少的),还要懂得视觉沟通。我们需要更高的视觉认知能力,同时还要意识到图片在表述重要信息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漫画和电影是借助图画讲故事的两种表现手法。这里我们需牢记一点:会议演说或主题发言完全可以借鉴一部好的纪录片或漫画所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技巧,而那种传统的以罗列要点为主的商业文件形式是绝对不可取的。
做演说,就是要使观众信服,你所讲的何等重要,何等有用。
别逼自己
好点子往往得于“懒散”之际,就在“浪费光阴”之际油然而生。有时你需要一个人独处一会儿,放缓忙碌的脚步,那样才能以别样的眼光看待周边事物。
时间有限是最常见的约束,但在紧迫的时间中人们往往能激发出富有创意的点子。
严格约束下的创作会将想象力的翅膀完全伸展,并迸发丰富创意;在彻底自由下创作则可能使作品散作一盘沙。
传递信息,需抓主弃次。过于繁琐,只会令人生惑。简洁方能让人思路清晰。
在准备演说时,切记要远离电脑。许多人犯的一个根本性错误就是,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电脑前面,琢磨着怎么讲,讲什么。其实在设计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对演说全盘考量,并确定主旨,只有心绪平静才可能做到。如果注意力都在幻灯片制作上,那么心思是难以平静下来的。
我认为在设计前期用笔在纸上“模拟”出构思的做法更好。
为了使电脑和制作软件为展示我们的才思发挥最大的效力,请关闭电脑,离开它一小会儿。等你准备充分了再打开它也不迟。
在准备演说或其他重要活动时,我最常使用的工具是一叠黄色的书写纸、数支彩笔和一本笔记簿。
在准备阶段,明确演说的内容、目的和目标时进行模拟构思,演说才会自然。
生活中放慢节奏不仅能使人活得更健康快乐、工作更有成效,也能让人的思路变得更清晰。当你感到有紧迫感,思维涣散、心不在焉时,这时你便处于一种忙乱的状态。
要想把一件事做得更好需要做到独具匠心,同时还要为自己留出一片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或商人,在构思演说时,都需要远离电脑片刻,而且最好有独处的空间。只有在“无电脑、无网络”的条件下,才能纵观全局、明确核心部分。
独处更易于集中思想,使我思路更清晰,更好地把握全局。生活中的创意往往源于独处,独处是解决生活中疑难问题所必不可少的良药。独处有着积极的作用,学会独处才能激发创造力。不要惧怕独处。
- 演说历时多久?
- 演说现场什么样?
- 当天何时开始演说?
- 观众是谁?
- 他们有什么背景?
- 他们希望从我(们)这儿得到什么?
- 为什么要由我做演说?
- 我希望观众做什么?
- 什么样的视觉媒介最适合现场及观众?
- 我演说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 要讲解什么内容?
- 接下来是最为实质性的问题:我演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我要讲什么?我所讲的为什么重要?
由于演说者太过熟悉演说内容,以至于会认为演说的意义观众会不言自明。在准备演说素材的过程中,优秀的演说者会站在观众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来考虑他们的感受。这也就是我们之前所称的“移情”。
一场优秀的演说就是演说者通过自己的演示使观众有所得的过程。
在构思演说内容的时候,一定要站在观众的立场上,问问自己“那又能怎样?”在整个准备过程中,多问自己一些尖锐的问题。比如,“这个和我的观点有关联吗?”“这张的确很酷,但对所讲内容会起到什么作用吗?”“加上这张,只是因为自己感觉良好?”等。
电梯测试办法迫使你在30~45秒内说出你演说的实质内容。
准备一份适当的讲义——附上你认为必要的细节——能够在当次演说中 针对特定的观众着力讲解最重要的内容。
正确的做法是:幻灯片从简,讲义求全。
演说材料通常由幻灯片、注解和讲义三部分组成。
幻灯片应尽可能做到视觉效果好,从而使论证更为有力、有效。而阐述内容、依据和调动气氛等则是通过口述来达到的。
通常来说,讲义应提供更深、更广的信息。
要使演说做到与众不同、有力有效的话,两样东西不可少:其一,内容详细、文笔流畅的讲义;其二,简明扼要、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演说的准备其实就是理清思绪和确定重点的过程,从而使观众听得明白。
准备阶段需要确保思路清晰,畅通无阻。
在准备阶段远离电脑、放慢思绪、使用纸笔或白板等做法是为了更好地抓住并掌握核心内容。
在明确中心思想以后,你可以将一些想法先写下来,然后再组织和设计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材料,从而进一步说明和充实演说的内容
要使演说内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
演说六原则:简单(Simplicity)、意外(Unexpectedness)、具体(Concreteness)、可信(Credibility)、情感(Emotions)和故事(Story)。
- 简单 如果每件事都是重要的,那就没什么是重要的了;如果每件事都须优先考虑,那就没什么优先权可言了。你要果断地简化你的信息(不是过度简化),努力做到去其浮华留其精髓。
- 意外 你可以通过使观众感到意外而引起他们的兴趣。让观众惊讶一下,那会令他们兴致盎然。但要维持这种兴趣,你需不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他们提问或使其生惑,再解惑。使观众意识到他们知识上的一个漏洞,然后通过向他们提供解答或加以引导,从而填补这个知识漏洞,这就是解惑。这就好比你带领观众开始了一个探索之旅。
- 具体 不要使用抽象的概念,多举些实例使演说的内容具体化。有图有真相。
- 可信 为了证明某一说法,就必须以事实说话。建立可信度的方法有许多,比如援引某客户或媒体的话语等。
- 情感 人是情感动物。仅仅向观众放一遍幻灯片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唤起他们的内心感受。图片的使用就是其中之一。
- 故事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讲述故事,这是人类交流的方式。相比死板的条文条规,故事则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容易牢记。
所谓的“知识祸根”是指演说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没有考虑一个外行人听自己的演说会有怎样的感受。他用抽象的语言对所讲题目高谈阔论。至于讲了些什么,他自己认为是显而易见的,但却不知道不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观众理解起来会有多困难。
抽象的话语是无法令人印象深刻从而受到鼓舞的。
向别人解释一个较复杂的想法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运用具体事例或故事进行论述。
一个好故事的开头往往清晰有趣;中间部分内容翔实,感人肺腑;结尾部分则简明扼要。
讲故事是吸引观众、满足他们对于逻辑、结构以及情感方面需求的一个重要方式。
因为“激发他人,不仅需要晓之以理”,关键还要“动之以情”,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你不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也调动了观众的情感和能量。”
- 寻找矛盾:一个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矛盾。矛盾或冲突具有戏剧性的效果。从本质上来讲,正是残酷现实和美好愿望之间的冲突才构成了故事。故事就是要体现失衡、负面力量或者棘手的麻烦。比如利用匮乏的资源解决工作困难,做出一个两难的抉择,或是开始一段科学探索的征程等等。如果你讲述的是如何与对手抗衡的故事,那么观众会对你以及演说的内容非常感兴趣。
- 鲜明的对比:对比即要突出对立的方面,而人们十分善于发现这种对立。你也应在自己的演说中寻找对比,例如之前和之后、过去 和未来、曾经和现在、问题和解决方案、争论和和谐、增长和下降、悲观和乐观等。凸显这些对比能够自然而然地把观众带进你的故事之中,使他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演说内容的基本要素:
- 1.明确问题所在。(可以是你的产品可以解决的一个问题。)
- 2.明确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围绕这个问题举例说明其所带来的冲突。)
- 3.如何以及为何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提供解决这一冲突的方案。)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引出(确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请记住演说内容的顺序性:即一件事情先发生,然后造成另一件事的发生,以此类推。要让观众经历一个从冲突出现到冲突被解决的全过程。
故事和情感
我们的大脑比较容易回忆起有着强烈情感的经历或故事,正是带着这些情感的印记我们才能够对与之关联的经历和故事印象深刻。
“纸芝居”:日本以图叙事的启示
- 1.画面要大且清晰可辨。
- 2.图画元素应填满画面。
- 3.图画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是仅作装饰。
- 4.仔细地精简细节。
- 5.使你的演说——画面与叙述具有参与性。
故事与真实性
某位 CEO 对自己成 功演说总结的四点:
- 1.他对演说内容了如指掌,将要说的熟记于心。
- 2.他站在了观众的正前方,以真切感人又充满激情的说话方式进行演说。
- 3.他不受制于技术上的干扰。当幻灯片出现问题时,他能够保持冷静,继续自己的演说,牢牢地抓住观众。
- 4.他用真实故事情节或幽默的轶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把故事化为你内心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地记住它们。
不只是信息
当今世界,更重要的是对信息进行整合,并赋予其含义和见解。
我们希望从眼前站着的演说者身上获得的,不是单纯的数据或信息,而是隐含于这些信息和数据背后的深刻含义。
信息、情感,再加上视觉效果,三者相结合,便构成了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人们希望的是面对面的真切交流,希望由你将信息娓娓道来。
交谈的语气
讲话的语气很重要。如果一个演说者以一种充满人情味的语调,同观众进行谈话式的交流,那么他一定会受到欢迎。
如果在准备过程中花点时间,按照逻辑顺序把一系列想法写在故事板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关演说内容的来龙去脉以及整体去向,真正做到感知演说。
在没有电脑的干扰下明确了演说的中心思想之后,下一步就是把各种想法一条一条地写在故事板上,然后慢慢地搭建起演说的框架。
在设计幻灯片的过程中,通常采取五步走的方法。偶尔会跳过第三步和第四步,但如果是集体策划,则第三步必不可少:
- 1.头脑风暴:在没有电脑的干预下 进行模拟构思,充分运用右脑思维开展头脑风暴。点子越多越好。“拥有一个好点子的最佳办法就是获取大量的点子。”
- 2.分层分类、明确中心:找出令观众印象深刻的中心思想。问自己,他们最想从我的演说中获得什么呢?于是我会把所有想法分门别类,试图找出其统一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 3.完成纸上故事版:在纸上而不是电脑上进行故事板创作。我把在第二步中构思出的各种想法写在纸上,然后用报事贴按顺序铺在面前。
- 4.画出草图:可以使用草图簿、报事贴或甚至草稿纸,把你的想法在上面画出来吧。
- 5.完成大纲视图:如果你十分清楚演说的结构,可以跳过第三步和第四步直接在软件里创建幻灯片的大纲视图。挑选幻灯片时应选择最简单的空白幻灯片模板(如果必须使用公司的模板,那就挑样式最简单的)。每一部分的头一张幻灯片——演说达人杰瑞·威斯曼把它们叫作缓冲幻灯片,应该选择不同的配色方案,使它在大纲视图下能与其他的幻灯片区分开来。首先我会用一个开头做介绍或“提出问题”,从而引出中心思想。接下去我会将演说内容分成三节,论 述观点或“解决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它们都要围绕中心思想展开,做到内容翔实,幽默风趣。
演说中之所以会出现多余的部分,也许是因为演说者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十分自豪,想借机炫耀一番。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多余部分对演说的主旨根本起不到任何烘托和支撑作用。
细节问题会浪费人的生命,要从简!
“简约”并不是以偷懒或规避复杂问题为出发点,而是一种直达事物本质的智慧,通过从简使事物变得简明扼要、清晰明了。
我所说的简约更类似于清晰明了和直接不晦涩的意义,而且关乎于事物的本质。
- 简约:禅意美学所提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简约,崇尚简单即美。简约就是运用最 少的手段获得最大的效果。
- 自然:美学中的自然原则能够“遏制浮华与藻饰”。约束自己很难,把事物复杂化却很容易,后者也更普遍。这其中就蕴含着禅意美学。
- 得体:超越浓墨重彩与繁复的装饰,返璞归真,简单得体,这才是美的最高境界,正所谓简单就是美。少用色——有节制地、优雅地用色,画面会更清爽,更美。
简约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本质,从而使幻灯片变得更有力。
我们所需要的是与人交流的渴望、学习的意愿,以及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
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它是一种组织信息的方法,使事物变得更加清晰,好的设计使观众或用户感到轻松,设计能帮助你说服他们。需要强调的是,设计不是装饰。
设计,就是人们创造解决方案,来帮助或改善其他人的生活,通常具有深远的意义,但又总是以微不足道而不易被人察觉的方式进行。
“四大基本原则”,分别是对比、重复、对齐和就近。
信噪比就是幻灯片上相关内容与无关内容的比率,而我们的目标就是使该比率达到最大值。
如果去掉幻灯片上的某些元素后不会妨碍人们理解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考虑把它们最小化,或者干脆不使用。
如果你能用更少的元素设计出幻灯片所要表达的内容,何必要多用呢?
当幻灯片的内容涉及数量信息(例如图表等)时,我极力赞成遵循信噪比最大化的原则,即无须使用其他任何的修饰。
信噪比最大化原则只是在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同时还应兼顾其他设计原则。
3D 的图表有时看起来不够精确。
如果你为某个公司做演说,除了首末两张幻灯片以外,其他的幻灯片上不要出现这家公司的标识。
尽量少用要点列表,或者考虑过所有其他表达方式后再用,这是幻灯片设计的一条重要法则。
图效优势,顾名思义就是指图片较文字更容易被人们记住。
问问自己,幻灯片上哪些文字内容可以用图片替代?
iStockphoto.com 图片网站。
引用
在幻灯片上添加要点列表的做法基本起不到好效果。但是,引用别人的言论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言不宜多,且要言之有物。
引用别人的话,会增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
人们往往不满足于演说者自己说的话,他们还希望见到支持某个观点的具体实例,其中就包括知名人士所说过的话。
引述他人的话确实能够提高故事的可信度,它的作用就像一块跳板,帮助你进入下一个话题或者论证你的观点。记住,引用的话一定要短小精悍,大篇幅的引用只会让观众厌倦。
图文并茂
我通常选择大图而不是小图来作为幻灯片的背景,然后在图中的适当位置插入必要的文字。
创造双语的画面
一张幻灯片上体现多种语言不失为有效的做法——前提是各自的文字大小应有区别:一种语言文字应在视觉上附属于另一种语言文字。
留白意味着简约与精致。图形设计中需要运用留白,室内装潢也是如此。
使用与面孔有关的图片——即使没有人脸,能够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由于人脸具有吸引人注意力的功能,它们必须要有方向。人脸和目光的朝向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物或动物面孔朝向的方向能够吸引人们更多的注意力。
设计中的平衡问题非常重要,而巧妙地利用空白则是达到画面平衡的方法之一。
如果想使幻灯片更具视觉冲击和动感的话,你可以考虑不对称设计的方法。这样,画面会因包含形状和大小各异的图形而不显得单调沉闷,自然也就变得更具动感。
对称设计更强调居中和均等。与不对称的设计方法相比,对称能给人以平和、正式和稳固的感觉。
三等分原则能够帮助设计者取得平衡点(无论是对称还是不对称设计),从而使画面更加美观,更具艺术美感。
在你的幻灯片“画布”上用小格子将版面三等分是达到黄金分割的简单方法,而且在幻灯片上标出两纵两横四条线后,设计时也就能统筹兼顾各种要素,合理地安排画面布局,从而达到最佳的平衡效果和视觉感受。
三分法不是一条规则,而只是一种指导思想,它有助于获得美学平衡。
对比原则,简言之就是突出事物的不同之处。
通过设计布局(远近、详略)或颜色(深浅、冷暖色调),又或字体(下画线、粗体)以及元素的位置(居上、居下、集中、分散)等都能产生对比的效果。
概括地说,重复原则就是在幻灯片中多次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元素。重复则为了给人协调和统一的感觉。
对齐原则的全部要点就是:不要让幻灯片上的任何东西像是被随意摆放上去的,而要让各元素就好像被无形的线条贯穿在一起。重复原则更多的是针对一套幻灯片(即不同幻灯片之间),而对齐原则则针对的是每张幻灯片上的元素。
为了使结构更加清晰,设计者根据需要把某些相关元素摆放在一起,这种做法就是就近原则。
当你回放设计好的幻灯片时,要考虑这几个问题: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其次又是什么?……什么最吸引你呢?
设计者的目标并不是把幻灯片设计得“好看和炫目”,而是清晰。
做演说的那一刻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一点非常重要。优秀的演说者在演讲时都能全神贯注、思想集中,在那个时间和场合,全身心投入到与观众的交流中去。
正念就是保持觉照,清醒地感知当下的存在状态。在这一刻,那些平常的纷扰都不存在了,我们不用去考虑过去和未来的那些事应当怎样或者会怎样。
如果想投入到任何一门艺术或一项体育比赛之中(想象一下老虎伍兹),那就必须去除扰人的自我意识,全身心投入。
- 仔细观察自身和他人,以及各自所处的环境。
- 尽可能地抓住主动权。
- 充分思考,断然行动。
- 把握结束的时机。
- 坚守中央的位置。
即便真有观众选择做你的“对手”,恼羞成怒或大发雷霆对你以及其余观众可没半点好处(90%的观众可能站在你的一边)
在演说过程中,你只要清楚地告诉自己,你是观众的礼物,你所要做的贡献就是传达你的思想与信息。
不要为犯下一些错误而灰心沮丧,相反,我们应该在每次犯错后欢呼雀跃,并举起双臂大喊“这太有意思啦!”思考一下他的这个建议吧。又一次犯错?这太有意思了!因为再次出现了学习的机会。不巧又被人打断演说?别慌,继续说下去!
要放轻松,一旦你放轻松了,周围的人也会变得轻松起来。
演说中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演说者),而是他们(观众),以及所要传递的信息。
自由而有序的自发性正是我们希望自己与观众进行演说时进入的一种状态。
要确保踩准第一步,快速出击切入主题。不要在演说一开始浪费太多的时间进行冗长的介绍或者与主题无关的谈话。
演说中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开头部分。在演说开始就与观众建立 沟通关系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个性化(Personal)、出人意料(Unexpected)、奇妙新颖(Novel)、挑战权威(Challenging)和诙谐幽默(Humorous)。
让演说的开场更具个性,但它并不意味着啰嗦的自我介绍和解释是受邀演讲的缘由。
展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物,以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将“感谢……,我很荣幸……”等传统老套、观众预料之中的开场白改为其他的方式,那也是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小小的惊喜。你可以引用某一句话、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问题答案或者有悖于传统概念的数据,这些都可以给观众带来惊喜。他们因此会变得更加清醒和机敏,从而集中注意力。
讲述或展示一些奇妙和新颖的事物,以此勾起观众的兴致。例如展示一张罕见的照片,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者公布一项最新研究结果。
挑战传统的智慧或者观众的假设。当然,你也可以挑战观众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