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
IO 分类
同步与异步
同步异步关注的是消息通信机制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同步:在发出一个功能调用时,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该调用就不返回。但是一旦调用返回,就得到返回值了。就是由调用者主动等待这个调用的结果
异步:当一个异步功能调用发出后,这个调用直接返回了,所以调用者不能立刻得到结果。当该异步功能完成后,被调用者通过状态、通知或回调来通知调用者。
阻塞与非阻塞
而阻塞非阻塞关注的是程序在等待调用结果(消息,返回值)时的状态:
阻塞:阻塞调用是指调用结果返回之前,当前线程会被挂起。函数只有在得到结果之后才会将阻塞的线程激活。
非阻塞:在不能立刻得到结果之前,该调用不会阻塞当前线程。线程不会被挂起,可能做别的事,也可能一直去问被调用者事情完成好了没有。
举例说明
老张爱喝茶,废话不说,煮开水。出场人物:老张,水壶两把(普通水壶,简称水壶;会响的水壶,简称响水壶)。
老张把水壶放到火上,立等水开。(同步阻塞)
老张把水壶放到火上,去客厅看电视,时不时去厨房看看水开没有。(同步非阻塞)
老张把响水壶放到火上,立等水开。(异步阻塞)
老张把响水壶放到火上,去客厅看电视,水壶响之前不再去看它了,响了再去拿壶。(异步非阻塞)
所谓同步异步,只是对于水壶而言。 普通水壶,同步;响水壶,异步。
所谓阻塞非阻塞,仅仅对于老张而言。 立等的老张,阻塞;看电视的老张,非阻塞。
Unix IO 模型
I/O 的本质就是计算机内存与外部设备之间拷贝数据的过程。
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系统为了保护内核数据,会将寻址空间分为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32 位机器为例,高 1G 字节作为内核空间,低 3G 字节作为用户空间。当用户程序读取数据的时候,会经历两个过程:磁盘到内核空间(这块消耗性能,下面简称内核数据准备),内核空间拷贝到用户空间(下面简称用户空间拷贝)。
内核数据准备这部分是由 DMA 芯片实现的,而用户空间拷贝的实现则是由 CPU 实现的,后者非常快,能到 1G 以上,所以,所谓的阻塞基本是内核数据准备的过程,这块消耗时间。
Linux 的内核将所有外部设备都看做一个文件来操作,对一个文件的读写操作会调用内核提供的系统命令(api),返回一个file descriptor
(fd 文件描述符)。而对一个socket的读写也会有响应的描述符,称为socket fd
(socket 文件描述符),描述符就是一个数字,指向内核中的一个结构体(文件路径,数据区等一些属性),详见 Socket 编程。
所以说:在Linux下对文件的操作是利用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来实现的。
阻塞 IO
用户态进程调用recvfrom
系统调用接收数据,当前内核中并没有准备好数据,该用户态进程将一直在此等待,不会进行其他的操作,待内核态准备好数据,将数据从内核态拷贝到用户空间内存,然后recvfrom
返回成功的指示,此时用户态进行才解除阻塞的状态,处理收到的数据。
非阻塞 IO
使用 fnctl 可以设置为非阻塞,如果没有数据返回,则直接返回 EWOULDBLOCK 或 EAGAIN。用户进程调用recvform
系统调用接收数据之后,进程并没有被阻塞,内核马上返回给进程,如果数据还没准备好,此时会返回一个 error。进程在返回之后,可以干点别的事情,然后再发起recvform
系统调用。如此循环的进行recvform
系统调用,检查内核数据,直到数据准备好,再拷贝数据到进程。拷贝数据整个过程,进程仍然是属于阻塞的状态。
多路复用 IO
用户进程采用select/poll/epoll/pselect
的其中一个方法,以 select
为例,通过select
可以等待多个不同类型的消息,如果其中有一个类型的消息准备好,则select
会返回信息,然后用户态进程调用recvfrom
接收数据。步骤如下:
当用户进程调用了
select
,那么整个进程会被 block;而同时,kernel 会“监视”所有 select 负责的 socket;
当任何一个 socket 中的数据准备好了,select 就会返回;
这个时候用户进程再调用 read 操作,将数据从 kernel 拷贝到用户进程(空间)。
所以,I/O 多路复用的特点是通过一种机制一个进程能同时等待多个文件描述符,而这些文件描述符其中的任意一个进入读就绪状态,select()
函数就可以返回。
I/O 复用和阻塞 I/O 很相似,不同的是,I/O 复用等待多类事件,阻塞式 I/O 只等待一类事件,另外,在 I/O 复用中,会产生两个系统调用(select
和recvfrom
),而阻塞式 I/O 只产生一个系统调用。那么这就涉及到具体的性能问题,当只存在一类事件的时候,使用阻塞式 I/O 模型的性能会更好,当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事件时,I/O 复用的性能要好的多,因为阻塞式 I/O 模型只能监听一类事件,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使用多线程进行处理。
目前操作系统的 I/O 多路复用都是用了 epoll,相比传统的 select,epoll 没有最大连接句柄 1024 的限制。epoll 和 select 的具体实现见传输层协议。
多路复用 IO 为何比非阻塞 IO 模型的效率高?
是因为在非阻塞 IO 中,不断地询问 socket 状态时通过用户线程去进行的,而在多路复用 IO 中,轮询每个 socket 状态是内核在进行的,这个效率要比用户线程要高的多。
不过要注意的是,多路复用 IO 模型是通过轮询的方式来检测是否有事件到达,并且对到达的事件逐一进行响应。因此对于多路复用 IO 模型来说,一旦事件响应体很大,那么就会导致后续的事件迟迟得不到处理,并且会影响新的事件轮询。
信号驱动 IO
用户进程会向内核发送一个信号,告诉内核我要什么数据,然后用户态就不管了,做别的事情去了,而当内核态中的数据准备好之后,内核立马发给用户态一个信号,告知用户进程数据准备好了,用户态进程收到之后,立马调用recvfrom
,等待数据从内核空间复制到用户空间,待完成之后recvfrom
返回成功指示,用户态进程才处理别的事情。
对于 TCP 来说,信号驱动 IO 基本没使用,因为信号是 Unix 信号,没有附加信息,信号接受者无法确定究竟发生了什么。TCP Socket 产生的信号有 7 种,所以没法用。但是可以被用在 UDP 上面,因为 UDP 只有一个数据请求事件,NTP 服务器应用了这种模型。
数据准备阶段是非阻塞的,数据复制阶段是阻塞的。
异步 IO
用户进程进行aio_read
系统调用之后,无论内核数据是否准备好,都会直接返回给用户进程,然后用户态进程可以去做别的事情。内核等待用户态需要的数据准备好,然后将数据复制到用户空间,然后从内核向用户进程发送通知,告知用户进程数据已经复制完成。
异步 IO 代码复杂度高,调试难度大,支持异步 IO 的操作系统较少(目前 Linux 不支持,Windows 已经支持),所以实际生产中很少用到异步 IO。
数据准备与数据复制两个阶段都是非阻塞的。
比较
阻塞 IO、非阻塞 IO、多路复用 IO、信号驱动 IO 都是同步 IO。因为其中真正的 IO 操作(
recvfrom
)将阻塞进程。
Java NIO
Java NIO(no-blocking io 或 new io)是 JDK 1.4 中新引入的 IO 库,目的是提高速度。实际上旧的 IO 已经用 NIO 重新实现过,所以即使我们不使用 NIO 编程,也能从中受益。
IO
NIO
面向流(Stream Oriented)
面向缓冲区(Buffer Oriented)
阻塞 IO(Blocking IO)
非阻塞 IO(Non Blocking IO)
无
选择器(Selectors)
Buffer
使用 Buffer 读写数据一般遵循如下四个步骤:
把数据写入 Buffer。
调用
flip()
,把 Buffer 变成读模式。从 Buffer 中读取数据。
调用
buffer.clear()
,把 buffer 变成写模式。
Buffer 本质是一块内存区域,可以读写数据,有四个重要的属性:
Capacity:Buffer 的大小,即缓冲区的总长度。
Position:读写时意义不一样。写入时代表当前写入位置,初始为0,最大为 capacity - 1
。读取时,position 首先会归为0,每次读取,position 向后移动。
Limit:读写时意义不一样。写入时,表示所能写入的最大数据量,等同于 capacity。切换到读模式时,表示所能读取的最大数据量,等同于写入模式下 position 的位置。
Mark:记录当前 position 的前一个位置或默认0。
调用clear()
方法时,position 将被设为0,limit 设为 capacity,也就是说 Buffer 被清空了,但其实 Buffer 的数据并未被清除。
若 Buffer 在读模式下,数据没有读完就想写入数据,可以调用compact()
方法,此方法会把数据 copy 到 Buffer 起始处,即 position 设置为最后一个未读元素的后一个位置,limit 设置为 capacity。此时 Buffer 可以写入数据,且未读的数据不会被覆盖。
mark()
方法可以标记一个特定的 position,之后调用reset()
方法,可以恢复到这个 position。
rewind()
方法可以将 position 设置为0,limit 不变,所以可以重新读取所有的数据。
DirectBuffer
普通的 Buffer 分配的是 JVM 堆内存,而 DirectBuffer 分配的是物理内存,不需要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复制。
但是创建和销毁的代价很高,不是由 JVM 负责垃圾回收,会通过 Java Reference 机制来释放内存。
其中MappedByteBuffer
实现的就是内存映射文件,可以实现大文件的高效读写。不需要从内核空间 copy 到用户空间。
Channel
Channel 与 Stream 的区别:
Channel 是双向的,而 Stream 是单向的。
Channel 可以异步。
Channel 是基于 Buffer 的。
FileChannel:用于文件的读写。
DatagramChannel:用于 UDP 的读写。
SocketChannel:用于 TCP 读写,可看做是 Socket 的客户端。
ServerSocketChannel:监听 TCP 连接请求,可看做是 Socket 的服务端,每个请求会创建一个 SocketChannel。
Channel 和 Buffer 使用示例代码:
Selector
Selector 是Java NIO 中的一个组件,本质是 select、poll、epoll 的包装类,用于检查一个或多个NIO Channel 的状态是否处于可读、可写。如此可以实现单线程管理多个 channels,也就是可以管理多个网络链接。
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知道 Selector 是一种 IO multiplexing 的情况。
Channel 必须是非阻塞的。上面对 IO multiplexing 的图解中可以看出。所以 FileChannel 不适用 Selector,因为 FileChannel 不能切换为非阻塞模式。SocketChannel 可以正常使用。
register()
方法第二个参数表示我们关注 Channel 的哪些状态,有SelectionKey.OP_CONNECT(Channel 连接成功)、SelectionKey.OP_ACCEPT(Channel 接受请求连接时)、SelectionKey.OP_READ(Channel 有数据可读)、SelectionKey.OP_WRITE(Channel 可以进行数据写入)。可以通过位的或运算结合。
向 Selector 注册多个 Channel 后,可以调用select()
方法返回就绪状态的 Channel。
int select()
:返回之前处于阻塞状态。int select(long timeout)
:返回之前也是阻塞状态,只是有超时限制。int selectNow()
:不会阻塞。
调用select()
方法返回有就绪的 Channel 之后,可以调用selectedKeys()
方法,然后通过迭代器依次处理就绪的 Channel。
注意keyIterater.remove()
方法的调用,Selector 本身并不会移除 SelectionKey 对象,但是当下次 Channel 处于就绪是,Selector 就会把这些 key 再次加入进来。
由于调用select()
方法会被阻塞,可以在另一个线程中调用wakeUp()
方法唤醒调用select()
方法的线程。
当操作 Selector 完毕后,需要调用close()
方法。close()
的调用会关闭 Selector 并使相关的 SelectionKey 都无效。Channel 本身不管被关闭。
与 Unix IO 的关系
Java 标准 IO 属于阻塞 IO(Blocking IO)。
NIO 中的实现了SelectableChannel类的对象有方法
configureBlocking(boolean block)
:若设置为
true
,则 属于阻塞 IO。若设置为
false
,则属于非阻塞 IO(non-blocking IO)。Selector
可监听多个 NIO 对象,所以属于多路复用 IO(IO multiplexing)Java 7 中增加了异步 IO。
Last updated